返回

大秦:孤儿开局,嬴政教我做千古一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七章 秦晋之好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朝堂中。

    丞相王绾等人已经不自觉的进入到了赵翰的计策世界中去。

    为赵翰的计策添砖加瓦、缝补拉线!

    但见这时,望着王绾,赵翰先是一礼,后也才道,“回王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“正如王大人所言,盐为民本,没有盐,百姓是活不下去的!而食盐生意要想做大,这绝不能只针对于贵族和王室,而要针对于天下的普罗百姓……”

    “百姓们在享受了价格高昂的食盐后,若到时再给他们一种比粗盐价格还要低的精盐,他们当如何想!?”

    赵翰的话,王绾听清楚了。

    但还是有所疑惑,“难不成你的盐,这最终的成本比市面上流通的粗盐还要低!?”

    赵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对,除此之外,通过中原商行以及其他手段,韩国百姓将享有的,将是和秦国咸阳一样的各种待遇,比如精盐,比如农贷……”

    收获韩国百姓的心。

    这无疑是秦灭韩国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而光靠一个盐,这当然是不够的。

    而这时,一个新奇的词语出现在众人面前,这也是让众人疑惑不已,嬴政亦然,这望着赵翰就道,“什么是农贷!?凭这个,能够收获韩国百姓的心吗!?”

    赵翰点了点头,“若农贷的规模足够,韩国百姓必然归心……”

    说着说着。

    立在章台宫中。

    赵翰便独自上前,从一盘的火炉里拿起了几颗土豆。

    对着嬴政和在场众臣道,“所谓农贷,便是由地方郡县组织和民间商会组织,向无力种地的农民发放低息贷款,鼓励他们种植……”

    “农民种的越多,粮食就多,生活就会过得越来越好!”

    “纵然各地赋税严重,但由秦韩边境的秦国郡县和中原商行等商人机构,向农户发放低息贷款,如此一来,待明年秋收,识相的百姓们,是会知道该如何做选择的……”

    农贷,只能在韩国进行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收心手段。

    而相比于农贷更进一步的,则就是土地改革。

    当然,现在韩国的情况并不适于,所以,这只能退而求其次,用农贷的手段,利好韩国百姓,收服韩国民心,再加上食盐以及赵翰即将和中原商行合作的其他生意。

    韩国百姓、韩国贵族、韩国王室,都将被彻底麻痹。

    麻痹在与秦国的蜜月中!

    最后温水煮青蛙……

    韩国王氏更迭,贵族分化,万里土地归秦,数十万百姓换上秦装!

    “妙啊,妙!”

    “这如此一来!”

    “韩国被麻痹的,简直不能自我!”

    “无论是韩国王氏还是贵族,亦或者是韩国百姓,他们都会发觉秦国的好,如此一来,为了改弦更张,蚕食韩国,就自然轻而易举了……”

    朝堂中。

    大臣冯去疾一脸兴奋道。

    因为,赵翰的这计策已经很完美了。

    如今只待实施!

    待明年秋收。

    秦国只需出兵威慑,陈冰于新郑城外,韩国王室,韩国百姓,韩国天下,就定然会对秦国俯首称臣。

    “可是我觉得哈,这痹韩,还差最后一步!”朝堂中,老将蒙骜站了出来,望着赵翰大笑道。

    嬴政见状。

    似乎也明白了蒙骜隐藏的话中之意。

    “老将军请说!”

    “不用在意什么!”

    嬴政道。

    朝堂中,望着这一位与自家关系颇深的大秦养公子,老将蒙骜道,“这中原商行的确是可以跟我秦国合作,不过,要想中原商行真的如我秦国所想这般,老将觉得,韩国公主赤怜得跟我秦国有更深的关系才行……”

    蒙骜这话。

    让李斯一愣。

    因为人情世故如李斯,李斯又如何看不清这蒙老将军葫芦里藏的什么算盘,李斯质问道,“蒙老将军,你这话的意思是!?”

    这边,蒙骜笑着道,“昨日我在咸阳城,远远见了那韩国公主一面,那韩国公主不仅长得叫一个美若天仙,如今手里还有中原商行这等中原第一富号……”

    “眼下嘛,咱们秦国这诸公子之中,翰公子年纪最大,如今倒是还未有姻缘之安排,虽说翰公子的年纪还小,但咱这可把两人的亲事定下,等以后翰公子的年龄到了,就举国礼成婚……”

    蒙骜此话一出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都愣了!

    因为,赵翰虽然快要过八岁生日,这看起来像是个少年,但,实际上,赵翰就只有七八岁啊,而韩国公主虽然也年轻,但也有了及笄之年……

    两人相差七岁整!?

    这好吗?!

    不想这时,众臣正疑惑反驳着蒙骜,嬴政坐在秦王宝座上则宛然一笑,随即心中下定决定,缓缓开口问赵翰,“翰儿,寡人就觉得不错……”


第四十七章 秦晋之好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